憨態可掬,“既能暖手還能暖胃”的竹鼠可謂是近年來最受關注的“網紅動物”,但隨著2月24日禁食野生動物決定的發布,食用竹鼠或將成為歷史。
2月24日,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《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、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》,對食用陸生野生動物行為下達了“禁令”。對此,北京林業大學生態法研究中心主任楊朝霞2月26日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,除《野生動物保護法》原有規定范圍外,該規定還將“三有”類野生動物以及地方重點保護動物也納入了禁食范圍。新京報記者發現,不少新晉網紅動物如竹鼠就屬于“三有”動物,這意味著食用竹鼠或將成為禁止行為,不少特種動物養殖業也將遭受沖擊。
北京市法學會環境與資源法研究會會長高桂林解讀稱,此次決定是全面禁食陸生野生動物,這意味著除《野生動物保護法》規定以及“三有”動物外,其他野生動物原則上也是不允許食用的,包括以后的進口也會受到嚴格限制。
誰在飼養野生動物?
產業規;虺|,有地方靠果子貍脫貧
新京報記者查詢資料發現,在涉及野生動物養殖特別是肉用野生動物養殖上,目前國內并未有較為統一的數據,相對較完整的數據包括中國工程院2017年發布的《中國野生動物養殖產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報告》,以及國家林業局編纂的《中國林業統計年鑒》。
《中國野生動物養殖產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報告》調查估算,2016年,全國野生動物養殖產業的專兼職從業者有1409多萬人,創造產值5206多億元人民幣。其中,毛皮動物產業從業者約760萬人,毛皮產業產值估算3894.83億元;藥用動物產業的從業者約21.08萬人,創造產值50.27億元;食用動物產業的從業者約626.34萬人,創造產值1250.54億元;觀賞、寵物類產業的從業者約1.37萬人,創造產值6.52億元;實驗靈長類動物產業直接從業者約2000人,創造產值4億元。
而《中國林業統計年鑒》則披露,2017年全國所有陸生野生動物繁育與利用業的林產總值為560.4億元。同年我國進出口野生動物貿易額達到42.32億元。從分省統計的陸生野生動物繁育與利用產值來看,野生動物經營利用大省分別是山東、遼寧和吉林。山東是養殖大省,狐貍、貉等毛皮動物養殖存欄量大,東北是鹿的養殖重點地區,如長春市雙陽區是全國聞名的梅花鹿之鄉。
業內人士康斌(化名)向新京報記者透露,特種動物養殖產業曾在2003年非典時期遭遇過一輪打擊,但此后逐漸恢復,“現在很難統計全國范圍有多少人在飼養特種動物,但不少地方確實以飼養特種動物為生,此次新規若嚴格執行將給他們帶來極大打擊。”
康斌表示,飼養野生動物是不少貧困地區的經濟來源,“這都是合法的”。如江西日報在2019年11月曾報道江西省萬安縣飼養果子貍的“致富經”:“30只母貍可產子貍90只左右,每只子貍半年至一年可長為5公斤商品貍,按每公斤200元計算,90只可賣9萬元。除去成本,一年利潤就有5萬余元!痹摽h沙坪鎮、高陂鎮、百嘉鎮就有560戶共1700多人在政府部門的幫扶下,簽約養殖果子貍,奔向致富路。該省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局局長涂曉斌則表示,經合格檢疫并持有批準手續(林業部門許可),人工養殖果子貍可在市場流通并走上餐桌,且市場前景十分廣闊。
報道稱,從事上述產業,必須是國家頒布的野生動物人工繁育成熟名錄物種,且種源合法(即引種獲許可)、繁育技術成熟。截至2018年底,江西省共批準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單位1386家,年產值約14億元,從業人員5萬多人。目前,年產值超千萬元的單位有20余家,養殖梅花鹿、中華竹鼠、雁鴨、環頸雉、蛇等72種野生動物。
但根據“三有保護動物”名單,竹鼠、果子貍等都屬于“三有”動物。“按照規定它們絕對是禁止食用的,我認為脫貧的方式有很多,不能只靠這一種,動物因為人類的濫食行為而傳染給人類病毒,這導致的問題太大了,從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來看,我們決不能因小失大。 ”高桂林告訴記者。
此外,野生動物養殖業也有不少規模較大的公司,如新京報記者查閱企查查提供的資料發現,進行野豬養殖銷售的澠池雛鷹特種養殖有限公司注冊資本4000萬元,該公司在簡介中稱“年可創經濟效益6000多萬元”;進行甲魚養殖銷售的定遠縣安東特種養殖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.2億元;進行孔雀、天鵝養殖的棗莊翔飛特種養殖有限公司注冊資本8000萬元。